杨铸华

+收藏:http://zhuhua.orgcc.com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杨铸华:绵里藏针行草书
2011-11-14    浏览(1059)        来源:杨铸华 官方网站

核心提示 云南老书法家杨铸华,善于为飘逸妍美的行草书谋骨神。其书法作品飘柔若锦缎却内蕴骨气阳刚,行草书风绵里藏针蔚为大观。

云南著名书法家杨铸华,自幼好书而毕生痴墨,在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上皆造诣非凡。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法,以“二王”为范并博采众长,特别是将“柳骨”真髓植入其中,形成绵里藏针的行草书风。

杨铸华,号岳麓山人,1935年出生,现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市书法家协会理事。杨铸华出生于湖南长沙文化世家,五岁即就读于地方私塾,从那时起开始握管习书。第一位书法启蒙老师杨元甫是杨铸华的伯祖父,也是当地十里闻名的秀才,在杨元甫严厉认真的教授下,杨铸华从小养成治学严谨的习惯。

先学颜楷,后学柳楷,继而长期钻研柳书。杨铸华的书法可以说是从“柳”起家,柳公权《玄秘塔碑》和《神策军碑》那种刚健峭拔的骨力,一直贯穿杨铸华的书法成长,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后来的行草书发展。从杨铸华如今书写较多的行草书作品来看,虽然宗“二王”涉米芾、怀素、黄庭坚、王铎、毛泽东等诸家,但是骨子里始终可见“柳骨”,柔中有刚如同绵里藏针。

上中学时,杨铸华开始习练硬笔书法,软、硬兼攻形成“双轮驱动”。因为肯下苦功并善于转化,杨铸华的硬笔书法逐渐崭露头角,而其本人也成为《中国硬笔书法全集》编委。硬笔书法速度更快、结构求简、实用增强,这些特点令其毛笔书法大受裨益,实现了书法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融合。

“绵里藏针”原文出自“绵里铁”,宋朝文学家苏轼自谓书法云:“余书如绵里铁” 。观今人杨铸华之行草书,有字形似乎柔软而骨干却内蕴阳刚的特点,其书风外柔内刚、纵横聚散,也有“绵里铁”之意趣风范。

从中国书法的传统美学观来看,晋书尚韵,唐书尚法,宋书尚意,明书尚势,清书尚趣。柳书是唐代尚法书风的楷模之一,“二王”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标杆,杨铸华的书法作品从根本性来看,是在魏晋行草的“兰亭风韵”里渗入了唐代书法的端庄趣味。柳体楷书刚健峭拔、骨气森森,结体端庄、笔力峻拔、短横粗壮、长横瘦劲、撇画锐利等特点被引入,令行草书若绵里藏针。

杨铸华坦言,自己因从柳楷起家,故讲究骨力绝不含糊。挥墨著书时,杨铸华指、腕、肘、背全面调动,书写全程力达眼到、手到、心到,每每落墨成书之时总是大汗淋漓。而正是这样精、气、神、力的投注,才使得其挥就的书法作品总是力透纸背,具有外柔内刚、抑扬顿挫、纵横聚散之神致。

少年学书时,先辈曾有训诫:“为书做人要堂堂正正,行得正,坐得稳,要有骨气”。这句话成为影响杨铸华毕生书法创作的座右铭,也和柳公权“心正则笔正”的千古格言不谋而合。言为心声,书为心画,由此我们不难想象,杨铸华书法内蕴“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”之骨气,就是情理中的事了。

小中见大 守正出奇

杨铸华的书法观和古代园林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,那就是提倡“于精微之处见大义”的发挥,主张以小见大、以少见多、以奇求胜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,他创作了很多篇幅尺寸不大的作品,这些微型书法小中见大、守正出奇。


《茶》、《佛》、《梅》、《兰》、《龙》、《虎》、《品味人生》…… 我们可以看到,杨铸华的这些微型书法虽然尺幅非常有限,然而却在创作上费尽心思气力。不到巴掌大的行草书作品,不仅篇章中的字距、行距、大小、疏密、轻重等抑扬顿挫、缓急张弛有度,而且着落到具体的每一个字时,还有干、湿、浓、淡、焦诸般层出不穷的变化,结字、布局、行文多有奇趣。

杨铸华对记者说,自己之所以力倡微型书法,除了“小中见大、守正出奇”的艺术小品性外,还有基于低碳、环保方面的考虑。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微型书作,字之好坏不在于大小,能够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就是好作品。而且,那些简约的小品书法佳作,还能契合中国传统文人朴素节俭的清风,通过“文以载道”的书法创作传播方式,可以让好的书法艺术和好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。

标签:杨铸华
分享:
上一篇:
下一篇:
发表给力评论,说两句!  共有 0 条评论